English

城市建设不能“摊大饼”

1998-06-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国家主席江泽民去年指出:“可持续城市化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城市化要求城市建设与发展必须走内涵式集约发展的模式,建设“紧凑型”城市。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协调。但是目前的现实与可持续城市化相差还远,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基本上仍沿用“摊大饼”式的粗放经营模式。这种粗放模式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损害,而且大量消耗土地等资源,使发展难以持续。

“摊大饼”的粗放发展模式,首先表现在城市范围无限制地外延扩展。我国城市的集约化程度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城市用地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比高达2.29:1,比国际上合理比例高二倍多;单位城市用地国民经济总产值,北京(1989)与东京(1986)相比;相差16.5倍。据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判断和测算,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全国31个特大城市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50.2%。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监测数据分析,有的城市占地成倍增长。此外,据预测,至2010年,我国城市总数将从1996年的640座增加到1000座。其结果是占用了大量耕地。1986年-1996年,全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963万亩。这比韩国耕地总和还多。平均每年占地相当于我国三个中等县的耕地。这是已经考虑了开发复垦耕地7366万亩增减相抵后的结果,开发复垦增加的耕地质量较低,3亩以上才能弥补原1亩耕地损失。由于城市一般位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所以耕地减少中优质耕地损失十分惊人。如1991年-1995年,全国水田净减少1004万亩。按人口平均,中国是资源小国,耕地资源更是如此。中国目前人均耕地1.65亩,仅占世界平均数的1/3。根据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分析表明,到下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65%左右,这意味着我国城市人口将比1990年增加7亿多人,按每个城市人口用地100平方米计算,将占用耕地1亿多亩。民以食为天,土地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土地能最大供应17亿人的粮食是以人均耕地的面积基本维持目前水平为前提的。正视耕地资源极其有限并将继续减少的严峻现实,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认真关注的最重大和迫切的问题之一。为此,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城市人口的急剧发展与地域规模的限制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城市发展非走节约土地的集约化发展的模式不可。

城市化的快速粗放发展的另一恶果,是正在中国城市中形成“城市综合症”。交通混乱、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是其集中表现。

比如,当前城市环境形势日趋严峻:大气污染日趋加剧,全国500多座城市,大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不到1%,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名列世界十大污染严重的城市,我国酸雨面积超过国土面积40%,1994年降水监测结果显示,南方81.8%左右的城市,北方一半以上的城市出现酸雨,我国酸雨区是世界上唯一的酸雨面积仍在扩大、降水酸度仍在升高的酸雨区。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已把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作为解决城市人口、环境、资源三大危机的重要措施和医治“城市综合症”、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世界发达国家把地下空间看作为新型国土资源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自1977年以来,已召开过多次以地下空间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了不少呼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决议、文件和宣言。1991年在东京召开的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上通过了《东京宣言》,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国际隧协正在为联合国准备题为“开发地下空间,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文件。在工程实践方面,瑞典、挪威、加拿大、日本、美国、法国和芬兰等国在地下空间利用领域已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和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历史必然。较之宇宙城市、海洋城市更为现实。实践表明,它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节约土地资源、缓解中心城市建筑高密度、增加城市绿地、保持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人车立体分流、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最有效途径。

城市功能空间能转入和宜转入地下的领域是很广阔的。这包括商业空间、交通空间、文化娱乐休闲空间、部分工业生产空间、仓储空间、防灾(避难)空间和救灾空间等。因此,国际上不少学者提出“二十一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并预测二十一世纪末将有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地下空间中。

钱七虎,1937年10月生。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留学原苏联,1965年获苏技术科学付博士学位。1983年担任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现任总参科技委付主任。其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1990年被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年被批准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